《三国志·方技传》研究
作者: 孙鸿博  学位年度:2009 学位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方术传 文学价值 三国志·方技传 史学史 传记文学 
描述:《三国志》是西晋陈寿所撰写的记载魏、蜀、吴三国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其中《魏书》的《方技传》以类传的形式记述了方士和术士的故事。此传上承《史记》所创的“方术传”传统,下启《后汉书》等十四部正史中“方术”类传的先河,但是其史学史地位一直以来并不被重视。本文从方技、数术等概念入手,试图证明《三国志·方技传》是正史中第一部“方术”类传 《方技传》的形成是各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风气、用人政策、史官文化发展、陈寿个人意趣,等等,对它的影响尤重,本文拟从这些角度出发来探讨《方技传》的成因。
《三国史记》靺鞨探析
作者: 康灵娜  学位年度:2013 学位授予单位 :延边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三国史记 新罗 靺鞨 渤海 百济 高句丽 
描述:“靺鞨”一词最早在中国正史中出现是在《北齐书》中,以563年靺鞨朝贡北齐为开端,靺羯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之后隋朝编纂的官方史书将靺鞠记为七个部分,即所谓的“靺羯七部”。靺鞠在长期附属于高句丽后,在唐朝发展到顶峰,在建立“海东盛国”——渤海国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金富轼撰写的《三国史记》时间虽晚,但对靺鞨的记载却要早得多。汉元帝建昭2年,相当于高句丽东明圣王元年即公元前37年,朝鲜史书中出现了“靺鞨”一词,比中国正史的记载提早了600年。本文将对照中国正史中的靺鞨,主要对《三国史记》中的靺鞨进行研究。
《三国史记》语言文字特色研究
作者: 王艳峰  学位年度:2007 学位授予单位 :山西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汉字文化圈 朝鲜 语言特色 汉字 训民正音 三国史记 
描述:汉字随着汉文化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通过长期深入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历史上相对稳定的“汉字文化圈”。这些国家都曾经吸收中国文化、模仿汉籍史书、使用汉字来撰写其史书,留下了诸如朝鲜的《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以及日本的《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异域古代汉文典籍。而这些文献从立意到成书都受到中国典籍的深刻影响,表达方面即使在努力撰写汉文,但由于其所记录内容为使用着不同语言系统的外族历史文化,所以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那个国家和民族的痕迹。这对于研究汉字汉文化传播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便是以《三国史记》(1
《三国史记》的文学价值研究
作者: 徐健顺  学位年度:2003 学位授予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三国史记》作为朝鲜现存最古老的史书,其历史文献价值早已得到学界广泛的承认和研究,但其文学价值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许多人认为《三国史记》中具备文学性的只是“列传”中的个别篇章,甚至以其史书的体裁,把它排斥在文学史之外。本文认为,《三国史记》的文学价值是比较高的,其中具备文学性的部分并不是个别的篇章,而是在“本纪”和“列传”中普遍存在的许多篇章。这种现象与《三国史记》的写作体例有很大的关系,它的体例与一般的汉文正史有不小的差异,而与文学性极高的《史记》相近似。在体例的背后,又隐藏着编纂者的写作
《三国史记》本纪研究
作者: 顾雪寅  学位年度:2014 学位授予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三国史记》本纪研究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秦广兰  学位年度:2013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三国史记 三国遗事 比较研究 女性形象 
描述:随着女性文学的高涨,韩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也开始对女性进行研究。但是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朝鲜时期,对朝鲜时期之前,特别是三国时期的女性研究很少涉及。本论文以《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为主要材料,研究韩国古代三国时期的女性形象。《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是韩国最早的文献,也是记录韩国三国时期女性形象的最主要代表作品,但是它们在很多方面存有很大的不同,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不一样。关于两部作品里面所载的女性形象,目前还没有系统、整体的研究。针对这一点,论文从整体上对《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里的女性形象进行系统的比较
《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研究
作者: 李大龙  学位年度:2009 学位授予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 中国史书 对比研究 
描述:《三国史记》是邻国朝鲜较早出现的汉文史书,作者是王氏高丽的大臣金富轼。该书模仿中国古代正史的体例编撰,由本纪、志、年表、列传四部分构成,成书于1145年,是研究高句丽、新罗、百济历史的重要史料。本论文选取《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的重点是希望通过《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和中国史书的对比,解读二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与中国史书的渊源关系,二者在记事上存在的差异、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个别问题进行辨正,进而对《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学术价值及作者金富轼的治史态度等提出个人
《21世纪中期金砖五国与俄印中三国组织的形成与发展趋势以及中俄关系》翻译报告
作者: 闫竹芳  学位年度:2017 学位授予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中俄关系 翻译方法 金砖国家 
描述: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所选俄语原文为《21世纪中期金砖五国与俄印中三国组织的发展趋势以及中俄关系》(ОбъединениеБРИКСиструктураРИКвсередине2010-хгодов:Тенденциииперспективы.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еРФиКНР),发表在俄罗斯杂志《地区与全球政治中的中国(历史与现实)》2016年第21期上,作者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中国”中心副主任乌亚纳耶夫·谢尔盖·弗拉基米罗维奇。文章中作者主要讲述了金砖五国和金砖三国的形成阶段、发
“权力的合理架构”:论中国封建社会的群臣关系--以三国演义刘蜀集团为中心
作者: 徐彦峰  学位年度:2010 学位授予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三国演义》 权力架构 理想范型 君臣关系 
描述:《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第一部典范的长篇历史小说,更在于其漫长的集体累积的成书过程及由此带来的广泛传播与深刻影响。罗贯中以其独特的历史认知和政治智慧,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建构起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理想范型更是有着深厚的文化蕴涵。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君臣关系始终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难以处理的问题,它是中国社会重要的政治文化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历代学者都在不断思索君臣关系的准则,各种文学样式也都多姿多彩地反映
“天府之国”观念史研究:从先秦到三国时代的考察
作者: 杨啸勃  学位年度:2013 学位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关中 天府之国 观念 天府 四川 
描述:“天府之国”既是一个历史名词,又是一个地域代称,且更是一个思想概念。总体而论,千年以降,前两层含义已为社会接受和运用,但是,在政治思想史视域下,“天府之国”的观念形态、资源构成、成长经历、内涵变迁及其现代价值,都还有待重新整理认识。“天府”一词古已有之,从古文字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山川“九府”,还是人身“六腑”,“府”与“腑”的自然本义,皆为聚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增进,“府”在原有的自然含义之上,衍生出新的语义:一是“官府”成了中国古代政府机关的总称;二是因“府库”藏物而赋予了财富象征;三是系于“文
< 1 2 3 ... 64 65 66 67
Rss订阅